房地产钱从哪儿来?银行4路资金流入或超10万亿元

发布日期:2016-09-02 浏览次数:1054

      近期地产公司不断高价拿地,钱从哪儿来?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银行、公司债[0.02%]、海外债、信托、理财机构等多方面挖掘房地产企业的融资情况。

      本期先推出前三者的调查结果:

      银行方面今年上半年提供约超过10万亿资金,兵分四路,表内贷款和表外委托贷款逐渐降温;而自营投资和银行理财则在增加输血量。

      公司债这一年来突飞猛进,去年5月到今年8月债市为房地产企业提供的资金已超过1.2万亿。与此同时,房地产公司的融资成本不断下降,发行利率低至3%。

     冰火两重天。国内发行量不断上涨,而境内房地产公司在海外发债的数量和规模都极速下滑,今年前8个月的发行规模才47.6亿美元,较去年同期下滑63%。

     未来我们将继续推出信托和理财机构为房地产融资的情况,敬请期待。

     “土地融资委贷的路子也走不通了,现在总行审批和表内信贷一样,也要四证齐全。”有华北股份行资管人士表示。

银行究竟有多少资金流入了房地产,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,首先要弄清楚银行资金流入相关领域的通道有哪些。

      表内是贷款和自营投资;表外是银行理财和委托贷款,即委托人委托银行给借款人放款。

     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整理公开数据及微观调研,整体而言,表内房地产贷款无疑贡献了很大规模。截至2015年末,该数据为5.63万亿元。但今年以来规模增速减慢,个别银行和区域已出现规模负增长。

      其次是自营投资和理财。公开数据显示,理财流入规模明显增加,截至今年上半年余额达2.09万亿元。

      另外,虽然按照相关规定,委托贷款要参照表内贷款管理方法,但由于银行不承担信用风险,相对执行比较宽松,实际借道委托贷款流入房地产的规模也不容小觑。

      由于自营投资中流向房地产的规模很可能大于理财,银行四路资金流入房地产相加,截至今年上半年银行为房地产提供的资金或超10万亿元。

      表内贷款和表外委托贷款降温

      表内贷款可以从监管统计数据和上市银行报表来看。

      根据银监会的统计,2015年房地产业贷款为5.63万亿元。2014年和2013年的数据分别是5.38万亿和4.54万亿元。可见,2015年的规模增速比2014年有所下降。

      这一趋势在上海尤其明显。从去年下半年开始,上海地区表内房地产开发贷规模甚至不是增速下滑,而是余额一路下跌。

根据央行上海总部的统计,去年一年,辖内房地产开发贷减少了304.4亿元,同比多减515.5亿元。今年以来,除了1月,也都是负增长。截至今年上半年,共减少587亿元,同比多减841.7亿元。

      从上市银行报表也可窥见该趋势。

     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17家上市公司中报发现,房地产业贷款占贷款总规模比重普遍下降,仅有中信、华夏和北京银行[0.89% 资金 研报]略有上升,幅度最大的中信,也仅提升了0.67个百分点。值得注意的是,与去年底相比,房地产业贷款规模下降的银行有6家,分别是农行、建行、交行、招行、兴业和南京银行[-1.01% 资金 研报];其中,兴业和南京银行下降较多。

      加总这17家上市银行(含今年上市的浙商银行)的数据,截至今年上半年末,房地产对公贷款总量为4.096万亿元,2015年底是4.056万亿元,即上半年仅增加了400亿元。

      按照这17家上市银行占商业银行业的贷款比重,以及上半年新增房地产贷款的规模,截至上半年末,估计商业银行投入房地产业的贷款不会超过6万亿元。

      实际上,监管对银行信贷进入房地产一直有着较为严格的管理。相对而言,委托贷款的要求低一些,银行分行在操作上也可能“路子较野”。但对于通过委贷有多少资金流入房地产,目前难有公开渠道获取相关数据。

     “土地融资委贷的路子也走不通了,现在总行审批和表内信贷一样,也要四证齐全。”有华北股份行资管人士表示。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,目前已有多家股份行提高了委贷流向房地产的门槛。

      理财输血房地产增多

      在银行自营和理财中,投向房地产,主要有债券、非标准化债权资产和股票这三项。

      监管方面对于银行自营投资,统计科目中细分为:债券、股票和其他类。其他投资类中,按投向行业和领域来分,政府融资平台、房地产和过剩产能是监管部门的重点关注对象。

      有接近监管层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,自营投资中的“非标”监管要求实质重于形式,要穿透来进行现场检查。银行自营投资中,约六成为债券投资,涉及的非标资产有十几万亿元,其中对接房地产的规模加总,应超过理财。

     根据中债登披露的数据,截至今年上半年,银行理财通过配置债券、非标资产、权益类资产等方式投向实体经济资金余额为16.03万亿元,其中13.06%流向了房地产,规模占比从去年的第三升至第二,即共计有2.09万亿元。

     可以比较的是,根据中债登统计,截至去年末,银行理财投向实体经济15.88万亿元,其中投向房地产的占比为9.68%,即余额为1.54万亿元。这也就意味着,今年上半年银行理财资金流入房地产行业新增了5500亿元。

      由于目前银行理财投资中存在多层嵌套的情况,可能还有小部分资产并没有真正穿透到最底层,因此,这一数字还可能略小于实际情况。

      微观层面,有华南股份行资管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,今年的创新业务基金中,分支行上报的,除了政府引导基金,房地产类仍是重点。

      不过,值得指出的是,商业房地产也是理财投向的重点监控领域。根据中债登2015年的报告,截至去年年末,非标准化债权资产中,银行理财投向商业房地产(保障房除外)的余额为847.5亿元,比2014年末增加80.2亿元。

      近期地产公司不断高价拿地,钱从哪儿来?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银行、公司债[0.02%]、海外债、信托、理财机构等多方面挖掘房地产企业的融资情况。

      本期先推出前三者的调查结果:

      银行方面今年上半年提供约超过10万亿资金,兵分四路,表内贷款和表外委托贷款逐渐降温;而自营投资和银行理财则在增加输血量。

      公司债这一年来突飞猛进,去年5月到今年8月债市为房地产企业提供的资金已超过1.2万亿。与此同时,房地产公司的融资成本不断下降,发行利率低至3%。

     冰火两重天。国内发行量不断上涨,而境内房地产公司在海外发债的数量和规模都极速下滑,今年前8个月的发行规模才47.6亿美元,较去年同期下滑63%。

     未来我们将继续推出信托和理财机构为房地产融资的情况,敬请期待。

     “土地融资委贷的路子也走不通了,现在总行审批和表内信贷一样,也要四证齐全。”有华北股份行资管人士表示。

银行究竟有多少资金流入了房地产,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,首先要弄清楚银行资金流入相关领域的通道有哪些。

      表内是贷款和自营投资;表外是银行理财和委托贷款,即委托人委托银行给借款人放款。

     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整理公开数据及微观调研,整体而言,表内房地产贷款无疑贡献了很大规模。截至2015年末,该数据为5.63万亿元。但今年以来规模增速减慢,个别银行和区域已出现规模负增长。

      其次是自营投资和理财。公开数据显示,理财流入规模明显增加,截至今年上半年余额达2.09万亿元。

      另外,虽然按照相关规定,委托贷款要参照表内贷款管理方法,但由于银行不承担信用风险,相对执行比较宽松,实际借道委托贷款流入房地产的规模也不容小觑。

      由于自营投资中流向房地产的规模很可能大于理财,银行四路资金流入房地产相加,截至今年上半年银行为房地产提供的资金或超10万亿元。

      表内贷款和表外委托贷款降温

      表内贷款可以从监管统计数据和上市银行报表来看。

      根据银监会的统计,2015年房地产业贷款为5.63万亿元。2014年和2013年的数据分别是5.38万亿和4.54万亿元。可见,2015年的规模增速比2014年有所下降。

      这一趋势在上海尤其明显。从去年下半年开始,上海地区表内房地产开发贷规模甚至不是增速下滑,而是余额一路下跌。

根据央行上海总部的统计,去年一年,辖内房地产开发贷减少了304.4亿元,同比多减515.5亿元。今年以来,除了1月,也都是负增长。截至今年上半年,共减少587亿元,同比多减841.7亿元。

      从上市银行报表也可窥见该趋势。

     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17家上市公司中报发现,房地产业贷款占贷款总规模比重普遍下降,仅有中信、华夏和北京银行[0.89% 资金 研报]略有上升,幅度最大的中信,也仅提升了0.67个百分点。值得注意的是,与去年底相比,房地产业贷款规模下降的银行有6家,分别是农行、建行、交行、招行、兴业和南京银行[-1.01% 资金 研报];其中,兴业和南京银行下降较多。

      加总这17家上市银行(含今年上市的浙商银行)的数据,截至今年上半年末,房地产对公贷款总量为4.096万亿元,2015年底是4.056万亿元,即上半年仅增加了400亿元。

      按照这17家上市银行占商业银行业的贷款比重,以及上半年新增房地产贷款的规模,截至上半年末,估计商业银行投入房地产业的贷款不会超过6万亿元。

      实际上,监管对银行信贷进入房地产一直有着较为严格的管理。相对而言,委托贷款的要求低一些,银行分行在操作上也可能“路子较野”。但对于通过委贷有多少资金流入房地产,目前难有公开渠道获取相关数据。

     “土地融资委贷的路子也走不通了,现在总行审批和表内信贷一样,也要四证齐全。”有华北股份行资管人士表示。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,目前已有多家股份行提高了委贷流向房地产的门槛。

      理财输血房地产增多

      在银行自营和理财中,投向房地产,主要有债券、非标准化债权资产和股票这三项。

      监管方面对于银行自营投资,统计科目中细分为:债券、股票和其他类。其他投资类中,按投向行业和领域来分,政府融资平台、房地产和过剩产能是监管部门的重点关注对象。

      有接近监管层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,自营投资中的“非标”监管要求实质重于形式,要穿透来进行现场检查。银行自营投资中,约六成为债券投资,涉及的非标资产有十几万亿元,其中对接房地产的规模加总,应超过理财。

     根据中债登披露的数据,截至今年上半年,银行理财通过配置债券、非标资产、权益类资产等方式投向实体经济资金余额为16.03万亿元,其中13.06%流向了房地产,规模占比从去年的第三升至第二,即共计有2.09万亿元。

     可以比较的是,根据中债登统计,截至去年末,银行理财投向实体经济15.88万亿元,其中投向房地产的占比为9.68%,即余额为1.54万亿元。这也就意味着,今年上半年银行理财资金流入房地产行业新增了5500亿元。

      由于目前银行理财投资中存在多层嵌套的情况,可能还有小部分资产并没有真正穿透到最底层,因此,这一数字还可能略小于实际情况。

      微观层面,有华南股份行资管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,今年的创新业务基金中,分支行上报的,除了政府引导基金,房地产类仍是重点。

      不过,值得指出的是,商业房地产也是理财投向的重点监控领域。根据中债登2015年的报告,截至去年年末,非标准化债权资产中,银行理财投向商业房地产(保障房除外)的余额为847.5亿元,比2014年末增加80.2亿元。